痛定思痛:敢于对比,我国农机产品才能进步
日期:2017-07-07 / 人气: / 来源:汉中中盛农业科技有限公
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4月6日发布消息称,针对国产犁在耐磨和抗冲击性等方面的差距,中国科研人员已研制出一种耐磨高强高韧合金钢。目前,科研人员利用该材料,已成功制造出铧式犁,以及圆盘耙、旋耕刀和波纹盘等农机配件,并且在中国多地农场开展了考核和示范应用。实践结果表明,最新研制生产的“中国犁”系列产品使用寿命为以往国产犁的2倍以上,其中局部强化的铧式犁可实现自磨刃效果,使用寿命为以往国产同类产品的5倍以上,整体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而价格不到进口产品的一半。
资料图
不对比,就不会知道差距;知道差距之后,潜心研究,才能追赶,甚至是超越。不仅是在犁具方面,在其他农具、农机方面也是同理。笔者认为,通过此次犁具的对比,应该可以点醒国产农机生产企业,特别是我国农机行业进入“低谷期”之后,到了与“洋品牌”作全面对比的时候了,尤其是在参数、使用寿命和无故障时长方面的对比等。
为什么很少进行对比?
产品构造。不得不承认,在部分国产农机研发初期,部分生产企业曾直接复制外资品牌产品,遭到外资品牌提起的专利诉讼。但大部分现有国产品牌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,在研发的同时也吸取了其他品牌的教训,对自有研发技术成果进行了专利保护。但是,万变不离其宗,目标是同一个,如果其中一个路径被别人占领不让走,企业只能自己去探索其他通往目标的路径,同时还要防着被别人“借道”。因此,产品构造等核心方面一直很少被拿来公开对比。
产品性能。不得不承认,很多产品是怕比较的,特别是怕与同类型先进产品比较,怕比得一无是处、怕被人误认为抄袭、怕影响以后的销量等等。但是很多人买东西的时候,货比三家是习惯,比的就是产品性能,在购买之前怎样体现性能优越?很多产品性能从参数表里就能一目了然,但是,出于前面提到的多种考虑,很多厂家不敢将自家产品与“洋品牌”进行参数上的对比。其实,用户在购买前“货比三家”时,已经将相关产品“了然于胸”了。欲盖弥彰往往会适得其反,还不如将各重要参数对比直接呈现给用户,让用户轻松、方便做出选择,或许用户会顾念厂家、经销商的诚实、守信而领情。
心理作用。不得不承认,大部分国产高端农机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。所以不少国产农机不敢与国际品牌进行正面对比,进而形成了“谈虎色变”的心理作用。但是这些国际品牌已经进入国内农机市场,用户在市场上购买农机时便对各类农机进行着选择。因此,无论产品品质如何,随时随地都面临着用户的比较,躲避心理是无济于事的,能做的就是比较出差距,逐步改进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
进步:国产农机硬实力与日俱增
直面短板。这次国产犁具与“洋品牌”对比后,在社会舆论压力下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迅速将国内先进科研成果成功制备出铧式犁,并且在中国多地农场开展了考核和示范应用,充分体现着国家、国人的自信,敢于面对、挑战国外品牌农具,攻克重要技术难关。面对短板和难关,迎难而上的精神振奋了国产农机形象,后续的市场销量值得期待。
竞争需要。随着近些年国产农机的逐渐崛起,现有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品牌的发展,抢占国外农机品牌市场份额是迟早的事,将产品参数、性能、使用寿命、无故障时长等与国际品牌农机对比,或许能够再度燃起国人对国产农机的信心,将“我也想爱国,但是国产农机品质让我没办法爱国”,变成“国产农机品质靠得住,所以我能爱国”。
国产农机品质逐渐提高。近些年,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,我国农机化水平还在不断提高,国产农机也从刚开始的简单复制模仿到“知其然,并知其所以然”,农机研发水平、制造能力、创造能力、产品品质等都在不断提高,已经与刚一开始的国产农机有了“脱胎换骨”的大变样。
结束语
希望有国产农机敢把产品与进口农机对比,与国际新进产品对比,发现自己的短板,才能弥补、追赶、超越,国产农机才能更好的“走出去”。
作者:汉中中盛农业科技